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07|回复: 0

◆153» 师父每日 FYFY 2021年6月10日《觉行圆满》

[复制链接]

2万

主题

2万

帖子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2843
发表于 2024-3-12 17:43:0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妙言辞 于 2024-3-12 18:28 编辑

 每日FYFY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上一篇:  下一篇: 

一表通

白话佛法

佛法书籍

◆153» 师父每日 FYFY 2021年6月10日《觉行圆满》


白话佛法》总目录


◆153» 2021年6月10日《觉行圆满》



《觉行圆满》

  2021.6.10

精进修行需要智慧与悲心,一世修成靠的是恒常的愿力和善心,所以善男子、善女人很容易修成空性无我,一世修成。

 

慈悲是佛教的基础,智慧是佛教的觉海慈航。将慈悲心发起的一切善行,用智慧来利益众生作为目标,真修实修,发自内心的觉悟,自觉自愿地修正自己内心的邪思邪见,无我利他地去帮助别人。

 

一切善行善念都是从本性自性里流露,没有目的的慈悲,就是包括了慈悲和智慧两个方面。

 

师 父曾经跟大家讲过,慈悲和智慧,是鸟之双翼、车之两轮。悲智双运,才能在修心中不断地平衡。

 

成就自己靠悲智,利益众生靠悲智,真修真得就是在智慧和慈悲当中修得真道。成全大乘菩-萨道,自觉觉他、觉行圆满的过程,就是离不开慈悲和智慧。

 

学佛之人,要学会真实妙观。学佛不单单是从文字上弄通,不能把fo法当成纯粹的知识来记忆。嘴上一套套,最后自己学得云里来雾里去的,只是自我感觉很好。

 

学佛的根本是要在践行中,单单学知识性的理论记忆,把fo法当成练习文字的功夫,不懂得妙用fo法,等于没学。

 

举个简单例子,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功课再好,毕业之后没有工作实践经验,哪个公司都不会要他的。学佛也是一样,讲出来佛理很好,但别人搞不明白,这样怎么来救度众生?

 

学佛人要练习观察,对经教的含义,践行在生活中,生活fo法化,理解要圆融,生活要学会包容,放下为通融,你就会慢慢在践行下修出功夫。

 

没有践行的任何fo法知识,只是一种文字;不能用在生活上的fo法,你照样会在生活、工作中还是烦恼一大堆。

 

所以我们要学会,对fo法,学了就要用。生活fo法化,每天做菩-萨。

 

妙用fo法在人间,

智慧充裕不等闲。

红尘世界不晕眩,

修出真道佛心献。

 

学佛要用真实,要用妙观察智,去除妄心,制止散乱之心,皈依一处;等到功夫深了,慢慢降伏自己的妄心妄念,用佛菩-萨的般若智慧,来看红尘世界,就会得到真实妙观。

 

万有诸法,都是缘起的产物。既有当下真实存在的一面,也有未来无穷变化的可能。

 

用现代话讲就是,什么事情都有它现实的一面,客观的现象,又有它自性变化的一面。认识到缘分是无常的,客观也会变化。缘分生灭不止,意识不可能停止。只有用自己的般若智慧,去观察这件事情的过去、未来和即将在无常中的转变,你才能在你的思维当中知道,任何的万有诸法都有他变化的可能性。

 

杂念纷飞没智慧,

放下我执无所谓。

过眼云烟去轮回,

转凡成圣改思维。

 

所以不要因为自己的三毒心执著,被某一件事情刺激,过分执著,被自己的第六意识所控制,不断地妄想,逐步成为自己的一个妄念,储存在八识田中而不得改变,认为它是唯一。

 

我们只有调伏自己的身心,不要让自己的心起伏不断地妄想,要净化成清净无为,从感情转化为理智,从理智转化为空性智慧。这样你就不会被自心的执著和三毒所控制,你以后看任何事物都会有一种辩证的心态。

 

举个简单例子,今天你的孩子,跟别人一起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。如果从第六意识,你认为这个孩子学坏了,跟别人一起偷东西。这种妄念使你不停地执著,你的恨心,你的愚痴,会让你甚至要放弃教育这个孩子。

 

你的孩子和别人一起偷东西,别人被抓进去了,你甚至心里会想,为什么他不跟着一起被抓进去。

其实你就是在执著妄念中。你没有看到你孩子会变化,孩子本质上还是好的,只是一时糊涂。真正有智慧的人,要用无常观,净化自己的妄念。我这个孩子我教育这么多年了,在家也没有偷过。你就会慢慢清醒,这就是“清净无为”。

 

看到这事情的本质,你还会想,“我们夫妻二人都是学佛人,我们可以念 经求佛”,就会想再继续教育他,将自己的情绪转化成理智。最后,心里想通了,就是空性;你自己也放下了,你的智慧就会产生。

 

缘分生灭不会停,

意识杂念不会止。

调伏自心去我执,

转化清净是佛智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论坛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