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17|回复: 0

【智慧妙语】111_念念无念-降服意念 ☆专题畅听

[复制链接]

2万

主题

2万

帖子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2843
发表于 2024-3-11 05:34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妙言辞 于 2024-3-11 09:50 编辑

 妙语专题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返回目录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上一篇:  下一篇: 

一表通

故事•视文

故事•文音

【智慧妙语】111_念念无念-降服意念

【念念无念-降服意念】


[点击标题可直达]


●0664» 佛陀指月

●0665» 意念犯罪

●0666» 坐坏的风筝

●0667» 观众的“馈赠”

●0668» 准备复仇的小沙弥


:标题点击仅适合手机版

☟【念念无念-降服意念】


.


佛陀指月

——20181229 马来西亚吉隆坡

2500年前,当年佛陀在世的时候,有一天傍晚,佛陀像往常一样在树林里徐徐地走路。当他走到那条小河边时,突然听见了一阵争论的声音。原来,有几个年轻的比丘围坐在沙滩上的一棵大树下,热烈地讨论着。他们太专心了,根本没有觉察到佛陀的到来,继续争辩着。

有一个弟子说:“我认为白骨观在佛陀教授的修行方法中最为重要。”什么叫“白骨观”?就是看人不要看他的表面,要看他的实质,要看他的最后,因为人到最后就是一具白骨。

边上一位文质彬彬的比丘就说:“不对不对,你大概不知道吧?安般之法,也就是数息观,是佛陀亲口传授给罗侯罗的。你知道罗侯罗是谁吗?”“我不知道。”“我告诉你,他是佛陀的亲儿子,佛陀教授给他的,肯定是最高明的、最迅速、最有效的修行方法。”

师父在这里告诉大家,数息观就是“安般法”,梵语叫“安那般那”。其实就是在念经、修行的时候,数着自己的呼吸,一呼一吸,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……”实际上就是收敛你的杂念。它与白骨观是原始佛教的两种最主要的修行方法,被称为“二甘露门”。

故事延续下去,这个法师就说:“佛陀是在什么季节、哪种情况下,将安般法传授给罗侯罗的?”佛陀听到比丘们把他的教法当成了理论学说来研究,有些哭笑不得,故意加重了脚步。比丘们见到佛陀来,纷纷站起来,“啊,佛陀来了”。佛陀微笑着示意他们坐下,自己也坐在了松软的沙滩上,对弟子们说道:“我无意中听见了你们的讨论。你们要明白,我所教给你们的是体验真理的方法,但它不是真理本身,更不是一种学问。你们看见天上的月亮了吗?”佛陀的手指指向了遥远西边的月亮。

比丘们就顺着佛陀手指的方向,看到了一弯浅浅的、不易察觉的弦月。“我的教法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,目的是为了你们更顺利、更快捷地找到月亮的位置,而手指本身并不是明月。你如果仅仅研究手指的粗细、长短、颜色,永远都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。”佛陀停顿了片刻,拍拍那个说安般法最妙的比丘的肩头,徐徐说道:“其实各种修行的方法没有高下,只要与你契机就好。比如淫欲重,应该多多地修习白骨观;而容易散乱、妄念横飞的人,就要以数息观为禅修的方法。这就像草药,不管贵贱,对症的药、能治愈疾病的药,就是最好的药。”

一位名叫阿利陀的比丘感动得匍匐在地,抱着佛陀的脚说:“世尊,您说得太妙了,我一定要铭记您的教导,将佛法当作我的灵魂,终生执持不舍。”你们听听这句话,其实很正能量,没有什么问题,但是佛陀大摇其头,说:“佛法恰似一艘载着你的木筏,我们渡河需要木筏,但它绝对不是彼岸。一个有智慧的人,到达彼岸之后就不会扛着木筏到处跑。所以,我演说的佛法就像舟筏,是帮助你们超越生死的河流,到达觉悟的彼岸。你一定不要执著它,不要死死地抱着它不放,要懂得及时地脱离它、舍弃它。”


意念犯罪

——20130125 香港观音堂的开示

学佛一个是嘴巴,身体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意念。意念的犯罪,往往很多人不觉得犯罪。实际上意愿的犯罪,那是最伤人的犯罪。你们相信不相信?比方说你这个老公天天骂你,你拿把菜刀切菜,你那个时候一边切菜的时候,你就想砍你,相信不相信你就气死气死。

你不讲。老头子在那里会有感觉的,他会觉得痛了吧。如果他念经,他就会觉得痛,实际上这就叫意念感觉。有时候你嘴巴里冲人家笑笑,你跑到商店里,你冲人家笑笑,你自己想一想,人家会感觉出来。今天营业员冲我笑,卖东西的cs,他冲我笑,你好,你就知道假的。骗我卖钱,对不对?这个意念很重要。

你说意念,我嘴巴又没讲出来,我不算犯罪,我问你一点好吧。你在马路上走,看见人家接款车来了。我现在在想,你们马上知道,师父现在学给你们看,在想什么?你们知道我在想,对不对?(做表情)你说这是不是犯罪,我做动作你们就知道了,你们不是菩萨,你们不是知道,我也没讲话。你们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?“怎么把钱抢出来?我这辈子不要工作,逍遥自在,去旅游,精神犯罪对不对?”你们过去恨人家,你们已经是在犯罪了。


坐坏的风筝

——20151212 马来西亚·吉隆坡

有一个人在公园放风筝,累了坐在公园的长椅上,把风筝放在边上,突然有一个人在他边上坐下来,把他的风筝坐坏了。他刚刚想发脾气,一看是个盲人,马上就把自己的脾气压制住了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人发脾气、对别人的一种态度,是完全能够控制的,是一种对外境的认知,你认为是对的,你可能就不会发脾气,你认为这是错误的,才会发脾气。


观众的“馈赠”

——20190910 荷兰鹿特丹

在美国,有两个歌舞剧的演员在谈话,有一个演员说:“我初次登台就得到了许多钱,我让我妻子开了一个卖花的店。”还有一个比较阳光一点的演员说:“我比你强,我初次登台,观众就送给了我一幢房子。”“我不信。”“是给了,肯定给了。当然,他们每人只给了我一块砖头。”

那些懂得知足的人,像一生买了保险一样,他们在人间不管受挫折多少回,将仍朝着人间的希望前进,即使在失意之后,他们也会坚持勇敢地继续努力去尝试。我们应该祝福和相信他们,因为他们有愿力、有个信念,经常在心中说:“我早就知道我一定能办到的。”我们学佛人也是这样,心中要有个愿力:“我早就知道我一定会成佛的。”


准备复仇的小沙弥

——20181007 美国洛杉矶

有一个小沙弥去挑水,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了,回到寺院处理好伤口之后,小沙弥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蛇。慧清法师见状就过来问:“你的伤口还痛吗?”小沙弥说:“不痛了。”“既然不痛了,你为什么还要去打蛇啊?”“因为我恨它。”“它咬了你,你就恨它,那你踩痛了它,它也恨你啊,它也应该咬你啊。你们双方因恨结冤,可你是人啊,你该早些放下你心头的仇恨。圣人不仅是懂得化解自己的仇恨,更要善于化解对方的仇恨。”小沙弥镇住了,呆呆地看着慧清法师。法师又说:“世界上的人对待仇恨一般有三种做法。第一种是记仇,等于在你的心灵当中搁了一块污泥,自己总是在生活中尝受仇恨带来的痛苦;第二种,是尽快地忘掉仇恨,还自己平和与快乐,等于把瘀泥弄碎了在上面种上花;第三种,是主动和仇人和解,解开对方的心结,等于把自己的心中生出的那朵花去送给对方。如果你能做到第三种,你就与圣人境界差得不远了。”小沙弥点点头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人最好的解脱就是要学会放下。一个念头天地皆宽,相濡以沫,退一步海阔天空,唯有放下怨恨,人生才能自由轻松,幸福常伴。有时候我们羡慕神仙的生活,就要懂得:放下怨恨,赛过神仙不老翁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论坛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